電力服務助企降碳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重點工作研討班強調,全面抓好公司貫徹全國兩會精神22項重點工作任務落實。公司各單位圍繞“加快發展綠色低碳經濟”“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大力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深化碳業務體系建設,服務碳排放雙控,助力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能效服務促進企業降碳減排
春風和暢綠川蜀。4月18日,國網四川眉山供電公司員工來到環龍新材料有限公司開展用電檢查。該公司是一家竹纖維生態科技企業,通過推進“以竹代塑”,打造斑布竹纖維全價循環利用基地。國網眉山供電公司為其量身定制用能方案,指導企業利用造紙余熱發電。2024年,該企業余熱發電達5000萬千瓦時,節約用能成本3000余萬元,減少碳排放1.51萬噸。
國網四川電力全力服務企業“一站式”無憂用電,實地摸排企業客戶生產用能情況,出具能效診斷報告,指導客戶采用余熱余壓利用、分布式光伏發電建設、儲能建設等節能提效措施和能源托管運營模式。2024年至今,該公司累計開展700余次現場能效診斷服務,提供優化建議500余條,助力企業降低用電成本超0.5億元。
“電碳表正式運行后,我們能夠實時掌握用電過程中產生的碳排放量,精準制訂節能降耗方案。”4月24日,在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配電室內,國網吉林電力員工正在采集、聯調、測試該廠新安裝的帶有碳計量功能電能表。該電能表不僅可以顯示實時碳排放量、歷史碳排放量和工廠實時碳排放因子等數據,還可結合新一代用電信息采集系統中的碳監測微應用,為企業提供不同設備、不同廠區的碳排放及相關用電數據。
截至目前,國網吉林電力已成功在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重點企業安裝帶碳計量功能的電能表,助力企業從宏觀“碳核算”向精準“碳計量”轉變。
有效管控并降低工業園區碳排放,是青海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途徑。4月25日,在全國首個清潔能源和綠色算力調度中心,國網青海電力集控運維專責王軍業在全域多維度能耗監測平臺一鍵生成《基于電力數據的青海省能耗和碳排放監測快報》,為青海省政府掌握全省能源消耗、碳排放情況等提供數據支撐。
針對青海工業以高耗能產業為主的特點,國網青海電力搭建了全域多維度能耗監測平臺,構建起“電碳”“電能”“綠電溯源”等算法模型,多維度、多視角監測和分析全省能耗情況。目前,該平臺已構建能源消費、能效評估、能耗溯源等6個方面7類38項業務功能的監測體系,可對全省3大產業7個行業的641家能耗企業開展多維能源消費監測分析及預警,提供能耗和碳排放監測分析服務。
電碳協同增加企業“含綠量”
全國碳市場是我國推動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政策工具之一。江蘇正加快打造綠色低碳發展高地,通過參與全國碳市場建設,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
4月21日,大金空調(蘇州)有限公司在蘇州工業園區碳普惠智能服務平臺,采購了蘇州工業園區綠創空間企業管理服務有限公司分布式光伏項目發電產生的11000噸碳減排量,用于抵消企業日常運營過程中產生的碳排放,成交額達22萬元。
碳普惠是我國多層次碳市場體系的重要補充,即將個人和企業的低碳行為量化為碳減排量后,通過交易等方式實現價值變現。國網江蘇蘇州供電公司大力推廣碳普惠項目,聯合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建成江蘇首家一站式碳中和普惠服務中心,提供減排量核證、交易撮合、碳排放核查以及碳中和認證等一站式服務,將企業減排“含綠量”轉變為發展“含金量”。目前,該服務中心已注冊企業近500家,核發碳減排量超33.6萬噸,成交碳減排量超13.6萬噸。
4月24日,湖北武漢陽邏港一派繁忙景象,集裝箱卡車往返穿梭、龍門式起重機升降騰挪。陽邏港裝有1.13兆瓦分布式光伏,預計項目生命周期內可為企業降低碳排放近1.7萬噸。
國網湖北電力積極探索碳足跡跟蹤、碳市場建設,通過打破數據壁壘,將“電-碳-金融”三個市場相互連接,持續推動多筆綠色金融業務落地,協助控排企業“一站式”辦理“碳變錢、錢買電、電抵碳”業務。截至目前,湖北省已有20多家企業參與了“電-碳-金融”市場交易,累計簽訂2.75億千瓦時綠電購買合同,預計最多可抵扣19.6萬噸碳排放。
車網互動助力綠色出行
“從天津濱海新區回北京,之前得充夠半小時電才放心,現在充10分鐘就夠了!”4月20日,在天津濱海于家堡“雙碳”創新充電站,經常往返京津兩地通勤的張先生高興地說。
于家堡“雙碳”創新充電站共設置51個直流充電車位、23個交流充電車位、3個V2G充放電車位,可滿足不同車主個性化充電需求。該站以“融合創新、環境友好、低碳節能”為理念,應用2套兆瓦級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IGBT)變充一體化電源設備,實現全站18個充電樁用電容量的動態合理分配,極大提高充電效率;屋頂和雨棚鋪設的237塊100千瓦光伏板實現了能源的自給自足。投運以來,該站已累計服務新能源車充電24.54萬次,充電量達383.62萬千瓦時,為京津冀交通圈綠色出行提供有力保障。
“聽說這邊的電都是有證的綠電,來這里充電也算是助力低碳環保了。”4月25日,在浙江首批“綠色充電站”之一的濱江區彩虹充電站,新能源車主李先生專程來到這里為愛車充電。
2024年,國網浙江電力創新推出電動汽車充電設施綠電交易機制,在杭州、湖州等地打造8472個“綠色充電樁”,覆蓋快充站、公交專用站、商業樓宇等多元場景。截至今年4月25日,這些充電樁已累計投放1.21億千瓦時綠電,為超40萬輛新能源汽車注入綠色動能。國網浙江電力深入推動綠色低碳理念貫穿社會生產生活實踐,持續完善有利于促進綠色能源生產消費的市場體系和長效機制,通過優化綠電交易規則與零售套餐模式,為企業與居民提供更便捷綠色的能源消費選擇。
4月24日,在山東淄博,魯中晨報車網互動充電示范站正式投運。作為國家首批車網互動規模化應用試點項目,淄博市車網互動V2G試點項目涵蓋魯中晨報車網互動充電示范站、鑫馬吾悅廣場車網互動充電示范站。全部投運后,共可建成60千瓦V2G充電樁16臺,總充放電功率達960千瓦。
該項目還同步配套光伏、儲能設備,構建“光儲充放”一體化系統。為鼓勵電動汽車車主積極參與車網互動,國網淄博供電公司還開展了“e齊放電”活動,根據放電電量和時段,給車主發放對應數量的放電補貼“抵扣券”,讓車主享受更多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