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多元資源,激活市場潛能——虛擬電廠建設專題論壇成功舉辦
3月18日,虛擬電廠建設專題論壇在廣州白云國際會議中心召開,論壇由中國電力建設企業協會主辦,是2025(第四屆)電力建設數智化大會分論壇之一。本論壇以“聚合多元資源,激活市場潛能”為主題,圍繞虛擬電廠政策機制創新、關鍵技術攻關、多場景規模化應用等核心議題,通過國內外經驗對標、區域實踐案例解析與市場化路徑探討,共探新型電力系統下虛擬電廠建設與運營的可行范式。論壇由南方電網科學研究院新型電力系統研究所一級項目經理、博士、教高趙文猛主持。中國電力建設企業協會副會長尹松,原深圳市發改委副主任、現任深圳虛擬電廠標準化委員會主任余璟分別致辭。
尹松指出,國務院印發的《2024—2025年節能降碳行動方案》中提出,要大力發展虛擬電廠新技術新模式,到2025年底各地區需求響應能力應達到最大用電負荷的3%—5%。虛擬電廠是破解電力系統“尖峰之困”與“低谷之難”的關鍵抓手,需以“削峰填谷”為核心,協同應對可再生能源波動性與負荷側資源分散性挑戰。面向未來,需依托人工智能、數字孿生技術提升預測精度與響應能力,構建覆蓋資源聚合、市場交易的標準化體系,并打通電力與碳市場價值鏈條,探索調峰容量證券化、綠電彈性消納等新興場景。他強調,要深化政產學研用協同,推動電力、建筑、交通等領域數據共享與標準互認,方能實現電動汽車、智慧樓宇等資源“無感接入、有序調度”,使虛擬電廠成為新型電力系統安全高效運行的關鍵支柱。
余璟表示,深圳作為虛擬電廠發展的先行者,已建成國內首個虛擬電廠管理中心,接入容量超380萬千瓦,聚合59家運營商形成完整產業鏈閉環,并帶動100余家企業協同發展。深圳將依托全國首個地方虛擬電廠標委會,重點推進標準體系構建與產業生態培育,通過政策創新、技術攻關及跨領域協同,打造“可復制、可推廣”的虛擬電廠標桿模式,為全國虛擬電廠規模化發展提供實踐范本。
南方電網電力調度控制中心水電及新能源處鄧韋斯博士,清華大學電機工程與應用電子技術系副研究員高洪超,中國科學院先進技術研究院教授馮威、趙文猛,深圳市建筑科學研究院總工程師郝斌,國網湖北省電力調度控制中心計劃處處長汪紅波,深圳虛擬電廠管理中心經理李江南,貴州電網電力科學研究院副院長談竹奎,山東電力工程咨詢院綜合智慧能源技術研發中心主任梁濤等專家發表了演講。
本次論壇系統梳理了虛擬電廠從“示范探索”邁向“規模化運營”的堵點與破局思路,通過完善政策機制、技術標準統一與商業模式創新等措施,進一步激活海量分布式資源潛力。與會專家認為,虛擬電廠將成為新型電力系統中調節彈性提升、新能源高效消納的關鍵載體,為能源轉型注入市場化活力。
來自電力建設領域的專家、企業領導等200余人參加了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