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國媒體觀摩團到新疆沙雅25萬千瓦光伏項目感受光伏治沙新成就
日前,來自歐洲、亞洲及中東等地區16個國家媒體人組成的觀摩團,到水電十局承建的新疆沙雅25萬千瓦光伏項目觀摩交流,感受中國光伏工程防風治沙新成就。
項目工作人員向觀摩團介紹了光伏發電基本原理和組成單元,以及光伏防風治沙的原理和取得的成效。各國媒體人對沙漠光伏項目頗為關注,高度肯定沙雅25萬千瓦光伏項目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看著黑色的太陽能光伏板在陽光下映出耀眼光芒,烏茲別克斯坦《安格連真理報》主編穆斯塔菲娜·阿爾米拉說,“這讓我想起中國企業在撒馬爾罕投建的光伏電站。”她介紹,烏茲別克斯坦每年有300多個晴天,適宜發展光伏發電項目,不僅帶來綠色清潔能源,還為當地提供就業崗位。“可以想見,未來兩國合作空間廣闊。”
沙雅縣位于塔克拉瑪干沙漠北緣,全年平均日照逾3000小時,光伏發電條件得天獨厚。沙雅25萬千瓦光伏項目占地總面積6450畝左右,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光伏發電的示范項目。項目嚴格按照高質量、高標準進行建設,創行業示范項目,正式投入運營后年發電量將達3.6億千瓦時,年均上網電量可供11萬戶家庭使用,每年可節約能耗約11萬噸標煤。
除此之外,項目以光鎖沙、以草固沙。光伏樁基牢固插入地下,直接降低沙的流動性。地面上2米多高的光伏板相當于高立式沙障,可以降低風速,削弱風流沙的挾沙能力。光伏板下設置草方格,并在光伏陣列附近成片種植耐鹽堿地的梭梭林等植物,逐漸改善區域生態環境。最高的梭梭樹已長到五米,帶來巨大的經濟和生態效益。項目成功探索出產業化、立體化、高質化的防沙治沙新業態,將成為南疆戈壁乃至全國范圍內結合發電與防風治沙的引領者及示范點,進一步推進實現碳中和、碳達峰的目標,成為沙漠光伏項目的一張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