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水利一號工程”涔天河灌區通過竣工驗收
6月7日,水電九局參建的湖南省涔天河水庫擴建工程灌區順利通過竣工驗收,標志著灌區正式進入運行管理階段,為湖南省農業生產和生態安全注入新活力。
涔天河水庫擴建工程灌區是國家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也是湖南省重點工程。工程建設任務以農業灌溉為主,兼顧改善當地生產生活供水條件。工程為Ⅱ等大(2)型水利工程,設計灌溉面積111.46萬畝,涉及江華、江永、道縣、寧遠4縣41個鄉鎮2個農林場242個村,是目前湖南省最大的灌區。
水電九局承建的西干渠是該灌區施工環境最復雜、施工難度最大的標段之一,標段內有灌區“最高渡槽”弄石渡槽、西干渠“第一長隧洞”芭蕉沖隧洞,施工內容涵蓋西干渠全線渠道的土建及金屬結構設備安裝工程。其中,主要建筑物包括渠道長約35.86公里、隧洞6處、渡槽11處、倒虹吸6處,附屬建筑物包括分水閘、節制閘、退水閘33處;公路橋、機耕橋、人行橋37處;渠下涵87座以及泄洪渠約1.21公里等。
自2016年11月主體工程開工以來,項目團隊“逢山鑿洞、遇溝架橋”,根據每個建設子項的施工特點和地理位置編制專項施工方案,積極開展科研攻關和技術創新,科學配置生產資源,采取多個工作面同步作業,克服了工程點多線長面廣、區域地形地質條件復雜等不利因素,解決了大管徑高水頭倒虹吸、大跨度渡槽、小斷面多變圍巖隧洞等灌區建筑物技術難點,確保工程優質高效完工。
灌區正式投用后,年平均灌溉供水量3.33億立方米,基本解決江華、江永、道縣、寧遠四縣瀟水兩岸的農田灌溉缺水問題,改善沿線100多萬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用水條件,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助力鄉村振興、推動區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灌區“最高渡槽”弄石渡槽
潤澤良田百萬畝,造福百姓千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