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能建葛洲壩交投公司牽頭的《高速公路交通與能源融合路徑與關鍵技術研究》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近日,由中國能建葛洲壩交投公司牽頭的《高速公路交通與能源融合路徑與關鍵技術研究》項目在北京召開成果評價會。評價委員會一致認定,該成果總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中路域光伏自清潔增透納米涂層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本次評價會由中國公路學會主持,特別邀請了交通運輸部原總工程師周偉,武漢理工大學教授、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吳少鵬,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主任邵社剛,長安大學交通工程系教授、主任王元慶,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主任孔亞平,北京交通大學卓越工程師學院院長宋國華,國家電網公司科技部高工鄭一鳴等7名專家組成評價委員會,聽取匯報、審閱相關技術資料、質詢和答疑。
評價委員會對項目的研究水平和實施效果給予充分肯定,一致認為項目組通過理論分析、數值模擬、室內外試驗和工程驗證等手段,對高速公路交能融合路徑與關鍵技術進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多項創新性成果。特別是提出高速公路交通與能源融合一體化路徑、全路域能源智慧調度和平衡策略、高速公路新能源供給潛力評估和用能負荷預測方法、高速公路邊坡光伏安全和光環境影響系統評估方法等,創新性成果突出,經濟社會效益顯著,推廣應用前景廣闊,對推動我國交通與能源領域綠色低碳轉型,助力國家“雙碳”戰略目標的實現具有重大意義。
該成果已在棗菏高速交能融合示范工程、襄荊高速等工程得到成功應用,打造的棗菏高速公路交能融合(源網荷儲一體化)示范項目成功入選全國交通與能源融合管理創新案例,被授予全國公路科普教育基地(2023年-2027年),入選國家能源局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典型案例。
該成果共申請專利24項,其中授權國家發明專利7項、實用新型3項;取得軟件著作權4項;發布全國首個《高速公路交能融合標準體系》,形成團體標準3部、支撐國際標準2部;錄用及發表高水平論文18篇,其中SCI收錄10篇,填補了行業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