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烏江構皮灘水電站獲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
日前,從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獲悉,第二十屆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獲獎名單已正式發布,本屆共有45項工程入選,由中國電建所屬水電八局、水電九局、水電十四局、水電六局、水電十六局承建的貴州烏江構皮灘水電站獲得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
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簡稱“詹天佑獎”)是經科技部核準、建設部認定,在國家相關部委的支持與指導下,以弘揚科技創新精神,表彰獎勵在科技創新與新技術應用中成績顯著的工程項目為宗旨的獎項。詹天佑獎評選充分體現創新性、先進性與權威性。水電九局在構皮灘電站的建設中參與了多個部位的施工任務。水電九局繼貴州北盤江董箐水電站、烏江洪家渡水電站、烏江索風營水電站等工程獲得詹天佑獎后,參建的構皮灘水電站工程再次獲此殊榮,為公司獲國家級工程獎再添一彩。
構皮灘水電站是國家“十五”計劃重點工程、是貴州省實施“西電東送”戰略的標志性工程,總裝機容量300萬千瓦,是貴州省已建成最大的水電站。電站位于貴州省余慶縣境內,是烏江流域梯級滾動開發的第五級,控制流域面積43250平方公里,占全流域的49%,最大壩高230.5米,屬于混凝土拋物線雙曲拱壩,為世界喀斯特地區已建成的第一高拱壩。該水電站屬一等大(Ⅰ)型工程,建筑物由攔河大壩、泄洪消能建筑物、引水發電系統、通航建筑物、地面開關站等組成。河床布置混凝土雙曲拱壩,壩身表、中孔泄洪,壩下水墊塘消能。水庫總庫容64.54億立方米,調節庫容29.02億立方米,正常蓄水位630米。地下電站裝機容量5×600兆瓦,保證出力746.4兆瓦,設計多年平均發電量96.82億千瓦時。
工程建設過程中注重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應用,最終取得的成果豐碩,克服了世界最大規模強巖溶地區特高雙曲拱壩建設、首代最大國產600兆瓦單機建造等關鍵技術難題,開展了創新性研究,取得了創新性成果,電站工程先后榮獲貴州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湖北省優秀工程設計獎一等獎、貴州省“黃果樹杯”優質施工工程獎等11項省部級一等獎,授權國家發明專利30項,編寫專著5部、技術標準13項,計算機軟件著作權授權10項,工法27項,發表核心論文24篇,共計120項。一系列的創新成果有力推動水利水電工程領域的科技進步,用匠心建造精品工程,是此次獲得科技創新獎的關鍵。
電站主要任務是發電,兼顧航運、防洪及其他綜合利用,建成投用對貴州省加大非化石能源消費的比重、節能減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電站于2003年11月正式開工;2009年7月31日,首臺機組投入商業運行;2009年12月31日,五臺機組投產發電。
如今,電站已正常運行十余載,調峰性能優越,水庫調節性能杰出,全力保障區域的電力供應,對烏江中下游防洪安全以及貴州省社會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產生了顯著的社會、生態和經濟效益。
貴州烏江構皮灘水電站